《我不敢說,我怕被罵》是翻譯自荷蘭文的繪本,描繪一個孩子因為害怕被罵,把所有事情都憋在肚子,最後父母以愛包容的故事。
書中主角伊茉拉總是笨手笨腳的,因此在生活中闖了不少禍。雖然媽媽總是跟伊茉拉說「沒關係」,但她還是很擔心挨罵,也很擔心爸媽對她感到失望,於是就把這些大大小小的禍事當作「小祕密」,通通吞進肚子裡。隨著肚子裡祕密越來越多,伊茉拉越來越焦慮,因此又闖了更多的禍,祕密多到快把她的小肚子撐破了。
故事的最後,伊茉拉將祕密告訴了爸媽,爸媽告訴她,當他們知道的時候,可能會有點生氣、有點難過,但不會改變他們對伊茉拉的愛;如果伊茉拉什麼都不說,他們反而會更傷心。
隨著這個簡單而真實的故事,不禁讓人回想起,在成長過程中,我們是否也曾有過許多對父母難以啟齒的「小祕密」呢?
雖然保有祕密與否是孩子的自由,孩子在擁有祕密的過程中,也能學習獨立承擔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;而且有些祕密無傷大雅,經過時間消磨,自然消失在肚子裡。不過有些祕密卻無法消化,永遠留在身體深處,平時隱隱作痛,偶然想起時,突然堵住喉嚨,令人無法呼吸。
我們是否能尊重孩子,允許他們擁有祕密,同時也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,讓他們可以在需要求助時,勇敢把心事說出來呢?
近幾個月,臺灣掀起了一股#MeToo運動的熱潮,在各種令人心碎的報導中,可以觀察到未成年受害者往往不敢將自己的遭遇告訴家人,甚至有些人說出來後卻遭到忽視或責罵,無法得到幫助,因此一旦受害就長達數年。
根據衛福部統計,110年性侵害通報案件中,未成年受害者約占55.3%,超過半數,而且許多是家內性侵。此數據是有通報的個案,還有更多不幸的故事隱藏在黑暗中。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伊茉拉一樣,在「小祕密」撐破肚子前,便將之全都吐出;更多人是為了一輩子隱藏那些祕密,拚命地將堵在喉嚨的祕密吞下,最後筋疲力竭,身心俱創。
為了避免孩子受到欺負卻害怕被罵而不敢求救,大人應於平時建立與孩子的信任關係,如同伊茉拉的父母,在孩子主動坦承錯誤時,不是先責怪孩子,而是鼓勵他安心地說出祕密。
例如,當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爭執,或被老師處罰,可以先聽聽他的想法,瞭解他這麼做的原因,而非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責罵;讓他習慣對家人述說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,並且讓他明白,我們會站在他的角度和他一起思考、面對,而不是先入為主地怪罪他。
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展現信任的態度,才能讓孩子相信無論發生任何事,我們都會陪伴在他身邊。唯有打造信賴、安全的環境,才能讓孩子在「小祕密」撐破肚子前,能夠順利吐出來,而不再用力吞下去,造成無法彌補的創傷。